校园动态
计算机学院参加人工智能研讨会,探索AI产教融合新路径
发布时间: 2025-04-14
浏览次数: 221次
发布部门: 计算机学院
撰稿:龚玉清
摄影:计算机学院
初审:戴振军
复审:龚玉清
终审:梁艳春
2025年4月11日,计算机学院院长梁艳春、常务副院长刘衍珩、副院长龚玉清,物流管理与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李大琳,以及计算机学院、大数据学院教师代表一行,赴广州参加中国计算机学会珠海会员活动中心和珠海市计算机学会主办的“AI产业重构:探索大模型技术的应用突破与落地之道”研讨会,与众多行业专家、高校学者共同聚焦AI产教融合应用,探寻大模型技术在教育与产业领域的创新发展之路。
参会代表首先参观了华南理工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学院内先进的科研设施、创新的教学模式以及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探索,让参会代表耳目一新。随后参观了百度智能云展厅,深入了解了百度在人工智能尤其是大模型技术方面的研发成果和应用案例,从智能交通到智慧医疗,百度智能云的广泛应用场景为老师们带来诸多启发。接着参观了广东图灵智新技术有限公司展厅。该公司专注于人工智能及具身智能技术领域,针对高校人工智能相关专业,提供包括百度AI教学实训平台在内的教学实训室软硬件设施,以及完善的课程体系建设、师资培训、竞赛与认证、实习与就业等相关服务的全方位解决方案,助力高校培养人工智能专业人才。
研讨会主题分享环节,NVIDIA解决方案架构师王亮率先带来“利用NVIDIANIM来快速构建大模型的应用”分享。他详细介绍了NVIDIA在大模型构建方面的技术优势和解决方案,展示了如何通过先进的硬件和软件技术,加速大模型的开发与应用,为高校科研工作者提供了技术层面的新思路。澳门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助理院长李建庆以“AI+教育实践分享”为主题,结合澳门科技大学在AI教育方面的实践经验,分享了如何将大模型技术融入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创新以及学生实践项目中,为高校AI教育提供了宝贵的实践范例。广东图灵智新技术有限公司CTO刘鹤辉则围绕“AI普及推广过程中若干问题分享”展开论述,从企业视角出发,分析了AI技术在实际推广应用中面临的诸如技术适配、人才培养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为高校与企业在AI领域的进一步合作提供了方向。中山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副教授余建兴以“Deepseek- AI赋能高校教学”为主题,深入剖析了Deepseek模型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潜力,从提升学生学习体验到助力教师科研创新,展示了大模型技术为高校教学带来的全新可能。
在沟通交流环节,梁艳春、刘衍珩等与其他参会专家学者积极互动,围绕AI产教融合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高校课程体系如何与产业需求更好对接、如何培养既懂技术又具备实践能力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等展开热烈讨论。老师们纷纷表示,此次研讨会收获颇丰,不仅拓宽了在AI大模型技术领域的视野,也为学院未来的教学科研改革以及与产业界的合作提供了方向。
此次研讨会为高校教师与行业专家搭建了交流合作的平台,在AI大模型技术的浪潮下,为推动高校AI教育与产业应用的深度融合迈出了坚实一步。计算机学院将进一步深化校企产教融合,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对科研和教学的融合促进作用,培养更多适应人工智能时代需求的计算机类专业人才。
在华南理工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合影
研讨会现场合影
学校参会代表合影
澳门科技大学李建庆教授作报告
中山大学余建兴副教授作报告
参会代表参观百度智能云展厅
参会代表与广东图灵智新技术有限公司的智能机器人互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