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学校与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开展低空经济战略合作洽谈

发布时间: 2025-04-03 浏览次数: 974 发布部门: 教务处
撰稿:孙天达 摄影:孙天达 初审:戴驿蕴 复审:金思瞻 终审:王丽

3月3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赛宝低空通航实验室)高级研究员冯维聪一行到我校交流,双方围绕低空经济产业合作新方向共商合作。党委委员、副校长程春梅,副校长、老年大学校长孙巧耘,教务长、物流管理与工程学院院长、产业学院建设管理办公室主任朱丽莉出席会议,智能制造与航空学院、物流管理与工程学院、科研处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及骨干教师共同参与交流。

赛宝低空通航实验室在低空产业发展领域成绩斐然,其以“1+N”建设模式为核心,全力打造一流的低空产业创新服务机构,不仅构建起低空产业高端智库,还建设了低空装备中试平台,深入开展低空空域、基础设施、低空智联网、数字低空和低空安全等多领域的能力研究与建设,已成为低空产业科研创新的高地。此次座谈会上,赛宝低空通航实验室与学校就产学研合作以及融入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等关键议题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的交流探讨。

程春梅在会上介绍,我校已成立低空经济产业学院,凭借学校在相关学科专业的深厚积淀,正全力打造“产学研用”一体化培养体系。她希望双方能够携手共商低空产业经济发展思路,紧密契合国家低空经济产业布局,深入剖析行业发展前景,为低空经济产业输送既懂理论又具备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孙巧耘围绕人才实践能力提升这一关键环节,提出探索“理论+实操”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全方位强化学生的实操能力,让学生更好地适应低空经济产业的实际需求。各相关二级学院负责人也积极发言,希望将应用场景融入课程案例库、开发跨学科实践项目、探索职业认证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合作思路,力求实现校企资源共享,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此次座谈会为学校低空经济产业学院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未来,学校将进一步整合校内外优势资源,构建“项目共建—资源互通—人才共育”的全链条发展路径,致力于推动低空经济从规划到落地的系统性突破,为粤港澳大湾区低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座谈会现场



最新动态